我校创建于 1981 年,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等 13 个单位联合举办,省农业厅主管。
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农广校建制,以及依托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构成的五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省共有各级农广校 145 所,拥有专兼职教师 4400 名,年招生中专学历生均在 5000 人左右,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模式与特点:
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容量大,施教面宽,覆盖范围广,并直接把教学班设在乡村,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即可参加学习,接受农业技术教育,同时又可边学边用,指导农业生产,能较好地协调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符合 “穷国办大教育” 的国情,深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展农民中职教育。例如,结合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耕还林、科技入户等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把教学班办到项目村;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特色专业,招收特定人员参加中职教育;在办学条件达到要求的县分校,借助国家对职业学校全日制普通中专生的资助政策,开展全日制中职教育等。
专业设置与实践:
专业设置丰富,涵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观光农业经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村电气技术、园林绿化、植物保护等多个领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实验实习基地、开展田间课堂、加强实践课教学管理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例如,有的农民田间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实训基地、电商直播间等,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全省各级农广校共有专兼职教师 4400 名,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部分教师还深入田间、大棚对学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就业与升学:
就业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毕业后可在农业相关企业、合作社、农场等单位就业,也可凭借所学知识自主创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例如,一些毕业生成为了乡镇企业厂长、经理,或担任行政村组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